戈壁荒原起新城 工业文明迎曙光
(信息来源:2015-02-04 11:12 来源:博尔塔拉报)
2011年9月,自治州第十一次党代会做出“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五台区域作为自治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兴区首次亮相。2012年2月,自治州成立五台工业园区(湖北工业园),作为鄂博携手打造自治州新型工业化和湖北省新一轮援博工作重要平台。同年10月12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园区升格为区级园区。
三年来,五台工业园区创业者解放思想,变化变革,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园区综合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报通讯员卢德刚
五台工业园区辖区面积344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控制面积5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9.9平方公里,地跨博乐市、精河县两个行政区域。
五台工业园区交通区位优越:地处两个国家一类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之间,北接博乐市南城新区,南依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205省道穿境而过。
五台工业园区矿产资源富集:石灰石、石膏、页岩、石英砂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石灰石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地表保有量达37亿吨以上,氧化钙平均含量52%以上,为全疆品质最好、储量最大的石灰岩矿藏地。
不断探索,明确园区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五大产业”。
新型建材:积极引进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装饰材料、涂料、型材、管件等项目。
精细化工:在做优做强传统钙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发展重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石灰石造纸、硅合金等下游加工项目。
加工制造:依托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优势,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援疆政策机遇,积极培育发展进出口加工项目。
新能源:依托丰富的光热、土地资源及便利的接入条件,打造全疆最大的光伏发电产业基地,同时,着力延伸光伏产业链,发展配套加工制造业。
物流服务:以提高园区产业服务能力,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目标,围绕园区千万吨货运市场需求,通过专业化物流配套服务区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天山北坡公路港。
创新求变,构建园区一体化管理体制。
2013年和2014年,自治州人民政府连续出台两个推进五台工业园区建设管理的相关文件,园区管委会完善了机构设置,建立了独立的办事大厅、财政、金库。受县市及州直相关部门委托,全面启动了项目服务、税收征缴和资源管理,初步建成了以“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项目选址、统一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封闭运行、统一管理”为特点的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运行体制,在自治州“一区三园”产业联动发展格局中率先建设成为跨县市、跨行业、跨部门资源整合的产业示范区。
高速建设,园区平台打造初步成型。
坚持规划引领,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多规合一”取得明显进展;五台工业园区投融资平台实现零突破,完成融资8000万元;依托湖北援博资金,累计完成投资近4亿元,起步区2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形成“六通一平”的企业入驻条件,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生态立区,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
坚持“两个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动摇,致力于“环境友好型”建设,突出抓好园区环境专项整治,规范矿山管理,落实定时爆破、洒水降尘、固废综合利用等措施;引导督促企业加强对烟气脱硝、布袋收尘、节能减排等设施的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在线监测,着力推进综合执法常态化机制建设,五台工业园区违法生产、恶意偷排、乱堆乱撒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鄂博联动,拓宽园区交流合作渠道。
主动加强与湖北对口开发区的对接合作,充分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运行模式、管理机制、配套措施等。博海200万吨水泥、九州方园180兆瓦光伏发电等“鄂”字号产业援疆项目落户园区。
文化凝区,弘扬园区特色文化主旋律。
五台工业园区管委会一班人秉承“艰苦奋斗、敢于担当”的精神原质,攻坚克难,阔步前行,倾注全部心血和汗水致力于推进园区软硬环境建设,培育出“求实创新、开放包容、环境友好、诚信共赢”园区精神,构建起以服务为核心的、集创业文化、担当文化、效能文化、企业文化于一体的园区文化资源。
强基固本,锻造过硬的园区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