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新城:六安发展新方向

发布时间: 2015-02-04 15:58:4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信息来源:2015-02-04 10:14:58来源:中安在线)

“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古人的诗句中,描绘了六安水路和陆路交通之发达。按照老一辈商人的话说,这里是人流物流汇集之所,往往也是人气财气的聚集之地。现如今,东部新城依托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配套资源,为六安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六安市是国家级内陆交通枢纽城市,东部新城地处各交通枢纽节点,四条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北:东西走向沪陕(六安段合六叶高速)、沪汉蓉(六安段合武高速),南北走向济广(六安段商景高速)、济祁(拟建)高速公路,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与其他城市相比,六安不需要建绕城高速了,高速路网几乎把六安包围了。”谈及六安的交通优势,示范园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振富自豪地说。

此外,东部新城还紧临四条铁路:南接宁西铁路、沪汉蓉高铁,西临阜六铁路、合九铁路;翻修一新的312国道直通省城,大大缩短了与合肥的距离。

发达的交通为东部新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区位优势在这片土地上尽显无遗。前不久,一位北京客商考察了西安、合肥和六安之后,毅然选择在东部新城投资兴业:“从新桥机场下飞机,到这里比到合肥还要近。”

无与伦比的配套资源

“八公山下梨花似雪,万佛湖畔波开潮平,天堂寨上龙潭飞瀑,东石笋中烟雨人家。”这是示范园区对外宣传时的标语。

“六安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能够符合产业集团产能持续扩张的条件。”张振富介绍说,正是因为土地储备充足,加上国家对示范园区用地指标给予倾斜,园区内土地资源充裕,开发建设成本低廉,“我想,这里必然是全国产业转移理想的区域性储备中心、流转中心、产业基地与销售中心。”

六安现有劳动力人口330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劳动力160万人,外出务工人员中25%以上为技术工人。此外,六安西邻湖北、河南,是大别山中心城市,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6000万人口,3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1.2亿人口,区域辐射范围广。因此,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良好的职业教育资源能为落户园区的企业提供用工保障。

“三张名片”发挥效应

张振富介绍说,示范园区拥有国家层面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园中园、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张名片”。这“三张名片”不仅彰显了示范园区发展的潜在优势,也为今后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据介绍,国务院赋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行先试权,并在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投资入驻示范园区的各类企业,除可享受国家颁布的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优惠政策等之外,还可享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的40条优惠政策(包括土地指标、税费优惠、金融支持、创新性平台建设等方面)及合肥经济圈、中部崛起、老区经济发展等相关扶持政策,示范园区也出台了招商引资系列优惠政策。



上一篇:西宁两会:城市副中心——多巴新城今年支起骨架
下一篇:人民日报刊文:不否定建新城 对“空城”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