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 新增三个城市副中心

发布时间: 2014-07-21 15:40: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信息来源:青年时报2014年5月30日)

5月15日,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2014年第一次会议,就杭州市规划局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修改工作情况和主要内容听取了汇报,并进行讨论。

根据报道,“新版”杭州市总体规划已经编制成型,将报国务院审批,若按照设想得到批复,杭州城市总体功能布局将有新的变化。

不管是确认城市副中心,还是加快地铁的建设,还是增加各组团的常住人口,这些变化都将加强主城与副城之间的联系,扩大杭州的发展空间。

亮点1

新增三个城市副中心

本次修订与2007年相比,明确要结合北部地区转型提升,新增城北城市副中心,同时还要结合城西科创和大江东两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增两个城市副中心;并且结合轨道交通与新城综合体的建设,调整主城和地区次中心。

城西科创和大江东作为省级产业集聚区,此前已被赋予区一级的权限,本次修订只是对这一定位的确认。

城西、大江东城市副中心的地位和价值已经得到认可,以城西城市副中心为例,板块内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目前,板块房源供应以刚性需求为主,但也不乏部分项目围绕环境优势打造高端居住形态。板块内项目众多,主要有大华·海派风范、温莎郡、复地·上城、青枫墅园、新湖·果岭、景瑞·御蓝湾、保亿·丽景山、富力·西溪悦居等。销售情况良好,上周末加推的富力·西溪悦居89—139平方米精装修户型基本售罄,均价在17000—18000元/平方米。

城北城市副中心成为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好地研究院院长钱贤强撰文指出:“这延续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城北有机更新的思路,必将推动城北区域的退二进三,特别是杭钢等污染企业的搬迁,对城北各板块形成利好。”

勾庄、北部软件园等都属于大城北板块,目前,区域内多以刚需、首改项目为主,其中,嘉凯城·名城博园主力户型面积为90-130平方米,滨江·万家名城主力户型为89-119平方米的三居室和127-139平方米的四居室。从以往的情况看,销售业绩不错,2013年,区域内的万科·北宸之光几度开盘,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板块内楼盘在售价格10000—20000元/平方米。

杭州知名房产评论员大老哥表示,新副城中心的提出将改变杭州市的发展格局,“现在城市副中心重加重,从规划上看,杭州市的区域空间变大,发展空间将变大。”

“新的城市副中心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些板块的自主权,这对确定为城市副的板块来讲,是一大利好。”大老哥认为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合理规划,“一个板块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和强有力的行政措施。规划上的调整,授予一定的职权,加大了板块内的规划和开发的力度。”

大老哥坦言这些城市副中心的确认,可以使杭州市的布局更加合理化,“目前城西、城北等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很可能会分散主城区的一些功能,缓解主城区的拥堵情况,改变杭州单一中心的现状。”

亮点2

以交通促进郊区板块发展

新的修订中,交通成为着力发展的重点,新的表述是:“杭州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网以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网为中心,形成连接海宁、桐乡、德清、安吉、临安、富阳—桐庐、诸暨、绍兴共八条线路。”并且要求“至2020年建成杭州城市轨道交通1至10号线,总长375.6千米”。

对比2007年的规划中的“2020年建成总长约171千米的5条轨道交通线路”,至2020年,新版比老版增加了204.6公里,由5条线增至10条线。钱贤强表示:“如果按照5年的建设周期,剩余的3、7、8、9、10号线的建设预计在2016年之前开工。”

另外,原先地铁1—10号线是到2050年的规划,这是一个非常迟缓的规划,现在地铁规划的提前也是为郊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交通上的保障。

大老哥认为交通是制约郊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想把城市副中心发展好,就应该解决交通问题,“交通的瓶颈问题解决后,与主城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郊区的发展障碍将极大地减少。”

在其他公共交通方面,将延伸、加密快速路网,形成“二环五纵五横六连”的快速路网布局,预计总长约490千米。在原先“一环三纵五横”的格局上增加新的快速路,行程更完善的快速路网。

此外,新修订的规划将提升外围组团的人口比例,“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市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745万人左右。其中市区城镇人口规模678万人,中心城区550万人,六大组团128万人,外围组团人口比例从10%上升到24%。”钱贤强认为新版规划将提升市区人口集中度,首次提出外围组团的人口比例提升到24%,预示新增或疏散人口将主要流向余杭、萧山两区。



上一篇:株洲:向绿色产业新城迈进
下一篇:荆州依托“黄金水道”打造临港工业新城